耶鲁申请经验谈,关于我两万分之一的爱情 || TD申请手册
一直以来,TestDaily 都在围绕申请为大家推送优质的内容和观点,我们想尽可能地帮到大家;看见大家从TD吸取养分,然后一步步走向梦校是最令我们感到开心的事情。但我们知道,关于申请,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我们了解,每所学校有她自己的喜好;每位申请者也有自己的性格。不仅是学校不愿意看见千篇一律的申请,各位申请者也不愿给自己贴上「平庸」的标签。我们深知,每一份申请都是高度个性化的。于是我们想为大家推送更加「精细」、「成体系」的申请经验,你可以在前辈的故事里遇见自己,了解自己。
于是我们在我们的社群中邀请了一些「前辈」来分享他们的独特故事。我们计划将这些故事编纂成手册出版,给需要的同学作为参考。
本文是「TD申请手册」的第一篇文章,也是TD「创作计划」第145号文章,我们邀请了被耶鲁大学录取的梨酱分享她的故事,希望对你有一些启发。如果你有表达和写作的欲望,希望获得更多的影响力,或者希望赚到一些有诚意的稿费,快👉戳这里入坑。如果你也有自己的申请故事,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报名。
2016年底的美国东海岸迟迟不下雪,天却总笼着一层看不真切的阴霾,北方小城镇边的垄亩间一如既往地压抑沉闷,走在路上都有种一块大石悬于头顶的惴惴不安。12月15号,一个同样寒冷而无雪的日子——晚间的食堂安静得可怕,12年级生各自的紧张情绪在静默里发酵。
就是在这样安静的一个夜晚,我从食堂走回宿舍,赶在众人纷纷为晚间的圣诞颂歌做准备的间隙打开电脑,用颤抖的手指按下了收藏许久的链接。蓝白色的界面跃然眼底,眨了眨眼才看清密密麻麻一屏幕上的第一行字。
Welcome to Yale College.
心情在一瞬间变得难以名状,或许有欣喜、有感动、有长日将尽终于有所获的释然,偶然间忽然想起那句几乎被用滥的拉丁俚语,peraspera ad astra,越过重重困难终于摘星。
我一直都感激我的运气与我能获得的一切机会,而既然已经实现了自己申请阶段的目标就更想把心路历程稍稍总结,好给将来的后辈们一些参考。
所以在此就用几千字来概述一下我的申请过程,不过我的申请偏向性严重,当不成教科书式的典范,现在写下这些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在思路上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启发。
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
东海岸某前十美高就读,十年级入学,之前在国内读过一年高一。平时倾向文科,理科只擅长数学,但成绩比较平均。热爱文学创作,擅长写作,对视觉艺术也兴趣浓厚。
在初步确定选校清单以及未来方向时,这些客观条件是很重要的。大学申请的本质是展示个人与学校的匹配度,这些条件不仅对选校帮助极大,而且还影响到申请中别的方方面面,例如所有人都必须应付的标准化考试。我很早就知道我的特征是爱好文学和写作,所以也知道标化考试中我的阅读和写作类分数要求会比理科方面高许多。
论及标化
我在美高就读所以无需托福成绩,然后参加了学校组织统考的ACT,分数不高也决定不再考它。一方面我Science部分的题目实在是苦手,另一方面ACT阅读时间太过紧凑,我又对时间要求比较高。所以最后敲定了是考SAT。
我刷了两次旧的SAT,隔了两个月,分数却没什么大的变动,都是数学和语法挺高、阅读却卡在700-。考完两次SAT改版,我只好去考新SAT。
不得不说新SAT的阅读和语法合并后难度大大降低,对词汇方面也宽松许多。我用春假刷了刷题,考了一次就挺顺利地拿到了分项780,作文也得了满分888。然而这一次的数学只考了730,比起大多华裔学生都差了挺远。不过思考后还是决定保留成绩,一来刷了三次实在是太累了不想再刷,二来考虑到我之后申请重点肯定放在文学上和数理化没什么大的关系,就没再管了。
至于科目测试
其实SATII是唯一大学需要的(基本都是2-3门),某种程度上证实成绩单的可靠性,所以要注意均衡并尽量考到满分。我当时考了三门,是分两年考的,分别是数学2、物理和美国文学,都是在年终知识储备最丰富的时候考,也比较在状态,所以考了两个800一个790。
与之同时考的AP我一共考了7门,也是分两年考的,总共有:微积分、物理C力学、世界史、英语语言、英语文学、化学和美国历史,都考了5分。对于AP,我的建议是:不用看太重,因为CB不会提交官方成绩单,都是自己申报,顶多一排五分放在申请表上好看一些。不过如果选择要申报就要选5分(或者一些4分)的报。
忙完了标化差不多就是选校的时候了,我是11年级的春天开始准备的,虽然之前零零散散看过一些校园,也没有对它们进行过什么详细的了解。我们学校college office的顾问先根据我的情况帮我列了一份粗略单子,让我通过官网和college fair去多了解一些。
不过事实证明,最后我的选校敲定基本上没怎么基于网络上的信息,而更偏向于我与学校的直观互动。例如中西部小城Gambier的文理学院KenyonCollege之前按地理位置就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然而暑假去那里参加了一个写作夏校并深深被其魅力所折服、也意识到那儿在写作方面丰富的资源,于是果断地放上了最后定下的清单中;再例如NYU和Brown乃至Yale,对它们的无限好感都来自于每届从我们学校前往这些地方的毕业生。从往届录取中总能稍微看见一些大学寻求学生素质的规律,而我最后清单上的十所学校无一不是我认为我能够契合其中的。
排名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资源。而这就是为什么要摸清楚自己个人特质的原因:诚然,每个排名靠点前的学校都有自己的强项,但选校过程中想要筛选出的就是有着可以给自己特质和将来规划提供足够资源的地方。我当时对自己的分析大概是这样的:我钟情文学、热爱写作,所以我希望我去的地方文科氛围浓重并有优秀的creative writing program;与此同时我也不确定将来是否会改变方向,所以我想去一个可以在我需要转变方向的时候给我这么做的条件、机会和鼓励的地方。也就是因为这些原因我决定了Yale是我的第一选择(而暑假去看了一圈学校也证实了想象)也就是我的EA校,同时另一所我认为符合这些条件的学校Pomona就成了我的ED2选择。
选校中另一点无论任何老师和顾问都反复强调的就是,一定要分好三六九等,当然是按照录取可能性。看着满目的藤校名声、优秀排名很容易看花了眼,但一定要记住录取率和风险,并做到量力而行。我最后的十所学校名单上至少有三所是稳扎稳打、十有八九可以录取的学校,而reach校也控制在了半数以内。当然了,最重要的是,最后名单上的学校全部都是我非常喜欢、并觉得被录取了不会心有不甘的——这也是选校中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原则。一切努力都得建立在真心喜欢申请的学校的基础上,否则申请本身也就会失去意义了。
Common App(CA)上的activity list看似简单,实则花了我许多时间去填写,甚至最后修改了四五遍才达到满意。申请中最重要的固然是硬性条件:GPA、标化成绩、奖项等客观反应学术实力的因素,但活动清单更像是把学术和文书甚至推荐信串联起来的一部分,其中环环相扣,任何一点都不可或缺。下面就举例几个我列在CA上的活动,并讲一讲需要均衡的这么几类。
第一类:校内活动
据我们高中的顾问老师提供的经验,大学在选择录取学生的时候最看重的一点就是学生来到大学可以为那里的community提供什么。而高中作为学生当前的community,大学也自然会仔细观察学生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填写校内活动的时候,我建议leadership越重的越靠前填写,选自己影响力大且持续时间长的。我的最终清单上有一半都是校内相关,有与我兴趣爱好相关的,例如校报、年鉴,也有听从顾问老师的建议加上的,例如数学队队长。老师给我的建议是要让大学看到自己均衡和灵活的一面,所以在有侧重的同时,这些活动也不能过于“一边倒”。但我选择的活动都至少持续两年以上、大多持续了整个高中生涯。
第二类:暑期活动
暑期活动分三种,有组织的夏校、自我进修(上课、实习等)和公益活动。这一类活动的重点是有意义。可以这么理解:如果把这个活动写成一篇文书,能不能出彩?如果可以,那么就是有意义的好活动。暑期活动完全基于自己选择,也能和向学校展示的各种强项挂钩,增进申请说服力。
我由于有幸十一年级的暑假被全美最难进的两个写作夏校录取,所以把这两个放在了CA的活动单子上。十年级的暑假我还有一项自我进修——在剑桥和我们学校的一位老校友学了五周拉丁语,覆盖了学校里一年的内容,从而在回学校的时候在这门课上跳了一级——但由于CA上只能填写十个活动,实在放不下,所以最后没有填。不过,CA并不是描述活动的唯一地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也可以放在文书里。例如我学拉丁语的经历就放进了一篇文书。
而公益活动,我的建议则是:只去做自己全身心在意、并对自己有着特别意义的活动。如果仅仅是为了一份漂亮的大学申请而做,不如不做。我平时在学校会有机会去附近的镇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servingcommunity dinner、去边上的农场帮忙一类,但我既没把这些放在大学申请上,也没想着为了大学申请才去做这些事情。毕竟,申请是展示个人品质的平台而非虚假的包装,活动和申请不可本末倒置。
第三类: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校外活动
这也算是大多数同学最不缺的一环了,大至亲自组织策划的大型project、小至特定主题的公众号或博客,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活动,选对自己最重要、且持续时间最长的即可。我自己选了长期帮报纸专栏写稿、自己的词源学博客、在博物馆解说等等,也都是持续了很久的。
准备好了以上一切后,终于到了某种程度上最重要的一环——写文书。到目前为止,大学所能看到的都是零散的片段,而文书就是把这些片段都串联起来的桥梁。文书的质量决定了一份申请的最终质量。
文书的数量多少和内容都取决于具体申请的学校,而所有学校都需要的一篇就是CA上的common app essay。这是所有文书里最长的——650字,据说也是大学最看重的。对于这篇文书题材的选择,我的建议是,写对自己最最最重要的事情。也就是说,如果你认为有一件事决定了你现在是什么样的人,而在向大学展示你这个人的时候它也是无可或缺的,那么恭喜你,已经找到了最好的题材。
我自己的CA essay写了我对文字创作的热情,并强调了我的家族史写作。我描述了我成长过程中在课本和大众舆论中所见到的、或许带上了不甚准确的特定因素的“所见历史”,还有我从身边人和自己搜集的一手信息里所了解到的、我眼中的“真历史”,并写了我如何以对文字的热爱为契机把历史融合进我笔下所写,并开始书写家族史小说的经过。我写它仅仅是因为它对我意义非凡,所以某种程度上“不得不写”而已。CA essay本身或许就是探寻属于自己的“不得不写”的过程,这篇文书不仅仅是让大学、更是让自己对自己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CAessay以外,基本上所有人都要写的就是指定大学的why essay了。我一向觉得why essay格外苦手,因为大学之间相似的资源实在是太多,如果要指定为什么一定得是这所学校实在是有些困难。不过后来我受前辈提点才明白,why essay要看的并不是大学可以给你带来什么,而是你可以给大学带来什么。于是我就抛下了原先写上的我多么喜欢某个图书馆、又多喜欢某部门的课,转而写我想要在这个教授的课上做这样的研究、在那个社团里组织那样的活动、而这些事情又多么契合这个学校的风格。有了这样的思路之后,why essay也都迎刃而解了。
除了这两篇必须得写的essay之外,有些学校还会有特定的additional questions。这些问题要求字数有短有长,最多也不超过CA essay的一半,多半仅仅是用来更好地了解个人而非苛求多引人注目的成就,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轻松真实地答,玩心起来的话抖个机灵都无所谓,或许还能让深夜看着申请的招生官眼前一亮。
例如Yale有一个短问题是“如果你能成为过去或现在的任何一个人,你会变成谁、为什么?”一向自豪身为历女的我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变成政坛大佬成就丰功伟绩、或是穿越到老一辈身上感受其生活艰辛乃至+1s的机会,而是写下了:我想变成战国大名明智光秀的妻子明智熙子,原因是——我喜欢她丈夫啊。(当然啦,光秀其人在历史记载上疑云重重,我也写上了想要一探究竟历史真相……不过身份还是重点嘛。)再例如UVA的一篇短文书,问题是“你的quirk(小怪癖)是什么”,而我没写什么能牵扯上学术或大作为的东西,而是写了我擅长并喜欢迷路。
一言以蔽之,文书最重要的是真实而独特,让人眼前一亮。每个人都有自己真实而独特的一面,问题只是如何把这一面展现出来。而最根本也是最难做到的一点或许就是「Don’t aim to impress」。在我刚开始写文书的许多时候也顾虑着许许多多,每次下笔都想着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看起来最厉害、最无懈可击,可到了最后还是发现真实的自己最自然。这点在学术类的文书中尤其明显,许多学校都有一题是让描述最扣人心弦的学术体验,我最一开始尽己所能写着学习高端拉丁语的乐趣,通篇引述维吉尔,但写着写着还是累了——因为尽管我挺喜欢读拉丁语的,但并没有真正地在翻译维吉尔的时候投入到废寝忘食啊。
最终我选择了最开始的我或许都看不上眼的题材:我钟情南朝诗人谢脁的诗歌,就算在大洋彼岸读书的时候也都一拿起来读就停不下来,宛如上瘾。这不算太起眼,但我联系了读这些诗的和我自己写作的经历,又把这篇和CA essay串了起来,从而最后展示了更完整的我。朋友读了那篇文书后说,这篇就算是不署名掉到地上,我捡起来都知道是你——后来仔细想想,这或许就是文书应当达成的效果吧?并非展示虚假的形象,而是体现真实的自己。毕竟,学习拉丁语可以宣称自己热爱维吉尔的人千千万万,但深夜挑灯夜读也放不下谢宣城文集的人,大概也没有几个吧?
我和AO并没有联系,follow up方面没什么经验,就说一说推荐信吧。我的推荐信按CA要求请了两个老师写,都是学校里非常了解我的、也知道我在做的事情的老师,一位是我十一年级的英文老师(十二年级我还和她一起做活动、上选修课)另一位是我十年级的数学老师也是我的advisor,平时联系非常多也和他上过选修课的一个老师。我从来没有读过他们给我写的推荐信,但从平时他们给的评语和日常交流确信他们写的一切都是真实而积极反映我的内容。所以推荐信的书写不必要找什么特别杰出或者有名的人物,一切比不上了解自己来得重要。
有的学校可以收第三封推荐信,但我从所有地方听来的建议都是:除非对申请有非常大的帮助、重要到无可或缺,否则就不要提交了。AO面对着大量的材料要阅读,他们并不需要多一份不会给申请加上多少重量的推荐信。
许多学校的AO都会强调他们的录取是遵循holistic review的原则,也就是每个部分都起到关键作用、没有任何一部分会有绝对作用。大学不会因一个部分达不到某根线而把优秀的学生拒之门外,但正因如此,大学申请的录取过程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在知道这一前提的条件下,良好的心态在申请过程中也就更加重要了。我在申请过程中有过很失望的时刻,例如发现SAT的数学只考了730,或者是在十二年级秋天关键点的成绩单上发现一个hard grading的历史老师给了一个89分的选修课成绩。但是事实证明,这些顾虑或许都是多余的,因为心之所向,想去的地方终究会抛出橄榄枝——只要你适合那儿、那儿也适合你。
申请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也曾为了GPA苦苦挣扎、考试扑面而来的时候几欲崩溃、或者是因为文书不满意熬到凌晨第二天清早又拖着疲惫的身子去上课,但在这份感想中都选择一笔淡化。说到底,我还是得感谢申请过程:如果还不能说它让我完完全全认识到我是什么样的人的话,至少也给我机会建构了一二自己想要的未来模样。我想我是很幸运的,申请路早早在12月结束,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但是同时,看着听着身边的一些经历,我总想,在这个看似随机的过程中,或许每个人也都有他独特的一份幸运。
开玩笑时,总会把梦校比作男神女神,被录了欢呼雀跃,被拒了心如刀割。但其实录取和不录取,也就都那么地过去了。没来由地,我就想到《上海堡垒》里那段曾经在网上被传烂了的话:
据说一个人在世界上适合跟他在一起的有两万个人。其实你遇见这两万个人里的任何一个,也许都会发疯一样爱上她。可惜很多人一辈子都未必会碰见一个那样的人,也有的人运气更差,一下子碰见不止一个。碰上了就碰上了吧。喜欢一个人,没有办法的事情,军事法庭都挡不住。就让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你喜欢谁没办法。不过你要明白,再怎么,也不过是两万分之一的爱情。
谨此纪念,我2016年末结束的申请季。我感激我这两万分之一的爱情,也感激一路上与我互相扶持着走过的所有人。
TD申请手册的投稿已经正式开放报名了,除了高额的报酬以外还有诸多的其他福利,如:
每篇稿子一经收录,稿酬400元起;
未来出书成功后会有对应的稿酬(分到几十个人的话可能不会多,但会有);
上大学之前就可以有一本印有自己名字的正式出版物,日后简历上会多一个亮点;
和来自不同学校的优秀同届同学在一起做事,提前一步扩展人脉,未来会多很多可能;
欢迎手里已经有offer的同学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报名,经筛选后马甲会单独和你联系。
👉普高党的我稳稳拿到SAT1500+,有那么多心得和经验告诉你 || TD干货
👉拜访过31所大学、进行了十几场面试的冷帝,为学弟学妹整理了一套DIY申请方法论 || TD指南
👉AP手册@TestDaily第一弹重磅来袭,攻破微积分BC、化学、统计5分秘籍免费拿!
👉AP手册@TestDaily第二弹来袭,攻破宏观经济学、美国历史、心理学5分秘籍和群刷免费拿!
👉AP手册@TestDaily第三弹来袭,免费领取攻破物理C力学、生物学、微观经济学5分秘籍,还有免费群刷噢!